老百姓如何轻松鉴别螺旋藻
下面是整理的部分消费者提供的某些厂家宣传的鉴别螺旋藻的方法:
方法 |
优质螺旋藻 |
劣质螺旋藻 |
闻气味 |
气味腥香,略带海鲜味,有螺旋藻特异香气。 |
烂臭鱼味,臭鸡蛋味,其它怪味,有氨气味。 |
看颜色 |
片剂一般边缘光滑,色泽自然,藻片破碎后,藻粉呈均匀、分散的粉末,深绿或墨绿色,光亮。 |
片剂制作粗糙,色泽晦暗,藻片破碎后,藻粉分散不均或含明显杂质,绿色中发黄、发蓝或发灰,无光泽。 |
品味道 |
口感鲜香,具鲜藻味,口感细腻,无异味。 |
鲜藻味不明显或有其它异味,臭味,怪味,略带焦糊味,口感涩苦。 |
显微镜 |
藻色饱満,呈现均匀螺旋状,无杂质。 |
藻体瘦小,螺旋程度不均匀,杂质较多。 |
崩裂度 |
国家标准是从2米处平落硬地面,刚好不碎,保障运输即可,或用手稍用力可掰断即可,在制片过程中不添加淀粉、粘合剂等非功能成分,有利于胃肠消化,吸收率高。 |
制片过程中添加粘合剂,硬度极高,不易掰碎,人食用后,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胃肠不适,吸收率极低。 |
浸泡 |
用透明玻璃杯加满自来水,浸泡一粒螺旋藻,让其自然溶解。好的一天内膨胀、粉化,浸泡一天到两天呈现纯正的蓝色,且越蓝越好,越深越好,逆光呈紫红色(活性物质)。 |
膨胀极小,少量粉化,蓝色浅,且有绿色(人工色素),逆光无紫红色,(浸泡时不要搅拌,如搅拌等沉淀后再看)。 |
鉴别螺旋藻的方法千奇百怪,甚至有的企业还大肆宣传,“螺旋藻以列为普通食品管理,国家药监局不再颁发螺旋藻保健食品认证”,消费者购买时无须关注是否是保健食品,是否是绿色食品,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只要是螺旋藻都具有保健功能?都能强身健体?只要是螺旋藻就“天下无贼”??
当然,按以上各种方法被判定为劣质螺旋藻的肯定不能食用,但问题的关键是被以上方法判为优质螺旋藻的就一定优质吗?
其实不然,同样为100%纯螺旋藻,由于工艺的不同,保留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不同,其作用和效果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就像蜂窝纸填充的“防盗门”、添加了“苏丹红”的调味料或在饲料中添加“苏丹红”后生出的“红心”蛋等等,您用肉眼真的可以鉴别吗??
螺旋藻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生产工艺不严格,很容易出现营养成分、活性成分丢失,甚至会导致灰尘、细菌、重金属超标的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市场将螺旋藻分为:药品、保健品级螺旋藻,食品级螺旋藻和饲料级螺旋藻的原因。
药品级螺旋藻——-药用成份含量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保健品级螺旋藻——保留了天然螺旋藻中的活性及营养成分,具有保健身体的功能;
食品级螺旋藻——天然螺旋藻中的活性及大部分或全部灭活,仅保留部分营养成分,可达到一定补充营养或充饥的目的;
饲料级螺旋藻——工艺不合格,可能存在灰尘、细菌、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只能用于鳗鱼、海参等养殖。
螺旋藻的品质用肉眼很难看得清楚。鉴别螺旋藻好坏是需要借助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仪器的。例如:藻蓝素、叶绿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水分的含量、细菌的含量、重金属的含量等等都离不开检测仪器的判断。
因此个人认为目前消费者购买螺旋藻产品时只能认准国家权威部门论证的产品
|